您能想象吗?一个能办理130项公安业务的综合大厅,前台民警数量竟比过去减少了20%!可前来办事的群众不仅没觉得麻烦,反而纷纷称赞“更快、更暖心、更省心”。这一幕正发生在兰州新区的公安政务服务中心。
今年以来,兰州市公安局兰州新区分局按照深化公安政务服务举措增值化改革安排,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域新质战斗力”主题,立足国家级新区定位,在兰州新区相关部门和市公安局的支持下,因地制宜建成公安政务服务中心,推动前端设备整合,实现业务种类融合、涉企定制服务、高效精简办事、疑难事项专办,提升了政务服务改革含金量。
“五心”服务 推动政务服务更优化
走进兰州新区公安政务服务中心,明亮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但更打动人的是这里无处不在的“五心”服务理念——“服务便民守初心,赋能发展润企心,增值服务暖舒心,高效便捷显用心,丝路牵情聚同心”。这组以“心”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把公安服务的温度与效率,深深融入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节奏和“一带一路”的开放脉搏中,既是“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的生动体现,也是公安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大局的真实写照。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从这‘五心’出发。”公安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服务便民守初心,就是不管时代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所以,我们既保留了熟悉的人工窗口,也大力推广更便捷的网上办理。”
“整个过程不到二十分钟。这种‘保姆式’服务,不仅速度快,更重要的是他们懂业务、懂政策,能精准地帮我们‘拆解’难题,这才是真正滋润我们企业安心发展的‘定心丸’啊!”前来为新项目办理备案手续的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罗总说到。中心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和精简办事流程,专门针对企业开办等关键环节进行优化,通过快速响应和精简流程,为企业落地生根“加油提速”。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里的增值服务暖舒心。”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职员王女士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我看到有个‘办不成事’窗口,好奇一问,原来是专门帮忙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而且大厅里还有24小时便民驿站,渴了能喝水,手机没电了能充电,这些小细节特别暖心”。
当然,光有暖心还不够,高效便捷显用心才是硬道理。中心推出了“一窗通办”服务,整合了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多个警种的业务。“以前办不同业务要跑不同窗口,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太方便了!”刚办完业务的市民张先生感慨。
此外,依托新区的丝绸之路节点优势,深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同频新区特有的中欧班列(兰州始发站)和中川机场T3国际航站楼、综合保税区的交通优势,中心还特别打造了移民管理专区,为外籍人士提供定制化涉外服务,这丝路牵情聚同心的举措,正助力新区更好地走向世界。
“四区协同 二层过滤” 重塑政务服务新模式
这个大厅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套高效的“分流”系统。基于新区“涉外业务年增近20%”和“群众一窗通办需求高”两大特点,中心科学规划了网办导办区、涉企服务区、业务专区、便民服务区四大功能板块,形成了独特的“四区协同、二层过滤”服务流水线。
“我们不会让群众一进来就盲目排队。”引导员巨婷解释道,“第一步,我们会先引导您到网办导办区。很多业务动动手指在网上就能完成,根本不用取号等待。如果网上实在办不了,第二步再引导您到对应的业务专区,那里可以先尝试自助办理,最后才由人工窗口‘兜底’”。
这种“网上办为主、自助办为辅、窗口办兜底”的“两层过滤”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群众的跑动次数和等待时间,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大家“网上办”的习惯。正是靠着这种智慧新模式,大厅在办理事项暴增8倍的情况下,成功将前台警力减少了20%。
“五大亮点” 打造政务服务新高地
这个大厅绝非“普通选手”,“五大亮点”让服务体验全面升级,更加贴心、高效。
服务范围实现全域覆盖,彻底打破警种界限,将业务从原先的出入境、户政2个警种,拓展至治安、禁毒、特警等8个警种的130项高频事项,实现了从“专科受理”到“全科服务”的跨越。
创新设置网办导办区,大力推行线上办理,网办事项达60项,网上办理比例在全省遥遥领先。开创涉企服务联动模式,不仅提供21项公安业务,还创新联办其他部门28项涉企业务,真正实现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办成多项事”。
窗口服务实现一窗通办,通过整合窗口资源,创新推行“一窗通办”模式,一个窗口就能办成多个警种的高频业务,让群众告别了以往需要“多头跑、反复排”的烦恼。
自助服务完成集成升级,配备的“全警通”自助机非常强大,换驾照、处理交通违章、换身份证、甚至自助体检都能一台机器搞定,打造了“智慧警务”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