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护路联防》杂志刊登兰州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经验

网站首页 » 平安兰州

《铁道护路联防》杂志刊登兰州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经验


来源:《铁道护路联防》杂志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10-30 阅读次数:

近日,由中央政法委主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和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主办的《铁道护路联防》杂志(2025年第5期)刊登2篇兰州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经验。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急雨骤  号令如山

——各地各级护路组织汛期全力护卫铁路平安


兰州市:今年8月以来,兰州市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过程,特别是8月7日兰州市榆中县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220.2毫米,引发严重山洪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兰州市护路办坚决贯彻省护路办关于汛期防洪期间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部署,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指导各县区、兰州高新区护路办,全力加强汛期防洪期间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确保了铁路运输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图片

处置险情


快速响应,周密部署,下好防汛“先手棋”。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即是责任。在强降雨预警发布后,兰州市护路办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发出加强汛期防洪期间巡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护路办充分认识极端天气条件下铁路安全面临的巨大风险。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加强与气象、水务、应急及铁路工务、铁路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预警信息,为精准布防提供依据。同时,立即指导各县区护路办加大巡防巡护频次和密度,特别是对桥梁、隧道、涵洞、路基边坡、护网等重点部位和地质不良地段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排查,确保一旦发现险情,能够迅速报告、果断处置,构筑了铁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坚守一线,高效处置,当好险情“吹哨人”。在持续一个多月的降雨过程中,全市专(兼)职护路队员坚守在护路巡查第一线,发挥了“前哨”和“探头”作用,用脚步丈量责任,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并上报了大量因雨水冲刷、浸泡引发的安全隐患,成为了确保铁路安全最前沿的“吹哨人”。


路基塌陷与坑穴问题凸显:永登县线格员在巡线兰张三四线时,多次发现官路沟特大桥、康家井沙沟特大桥、童家窑大桥、庙沟特大桥等多处桥墩护网内路基出现不同程度塌陷或坑穴。榆中县桑园子护路队上报陇海线线路外侧地基塌陷。这些险情均被第一时间上报至辖区铁路派出所并通知工务部门赶赴现场处置,避免了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


涵洞积水严重影响通行:连续降雨导致全市多处铁路涵洞积水严重。西固区线格员发现管辖内涵洞积水,及时联系乡镇(街道)抽水组织清理。红古区线格员多次报告兰青线9处涵洞积水问题。永登县线格员上报兰新线多处涵洞积水深度达20~80厘米,影响行人通行,均及时上报抽水处理。皋兰县巡查大队多次上报包兰线多处涵洞严重积水。


护坡冲刷与防护网损毁:强降雨导致多处护坡出现冲沟、滑塌。永登县线格员报告兰张三四线长涝池沟特大桥护坡冲沟、大灵沟特大桥护网路基大面积塌陷、永登特大桥护网变形。城关区线格员上报陇海线处防护网滑坡、北环线泄水槽下部土体塌方、小沟渠道—梨园隧道中间护坡塌陷及防护网断裂。榆中县线格员上报兰渝线护坡和排水渠裂缝塌陷、宝兰高铁桥下河道地面大面积塌陷。这些情况均得到及时上报和跟进处理。


每一次发现,每一次上报,都体现了专(兼)职护路队员的责任与担当,为铁路工务等部门快速抢修、消除隐患赢得了宝贵时间。


强化联动,凝聚合力,打好护路“组合拳”。汛期防洪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成功,离不开高效顺畅的路地联动、部门协同机制。兰州市护路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与兰西工务段、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定西工务段、兰州铁路公安处等部门的沟通协作。


信息共享快:建立并畅通了“专(兼)职护路队员—县区护路办—铁路派出所/工务部门”的紧急信息直报渠道。发现险情后,除按程序上报外,均同步直接报告辖区铁路派出所和相关工务部门,确保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专业处置力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供了先决条件。


协同处置实:面对频发的隐患,路地双方紧密配合。铁路工务部门接到报告后迅速出动人员进行勘验、抢修;县区护路办及专(兼)职护路队员则负责现场初步看守、警示,并协助维持秩序、沟通地方,形成了发现、报告、处置、销号的闭环管理。


延伸工作深:各级护路办不仅关注线路本身,还积极延伸工作触角。城关区、七里河区等组织专(兼)职护路队员联合街道、社区排查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危房,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清理轻飘物、整治环境卫生,从源头上减少可能影响铁路安全的外部风险因素。


8月份以来,全市共消除路基塌陷、涵洞积水、护坡冲刷、防护网损毁等汛期安全隐患97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辖区内铁路沿线未因汛情发生各类涉铁案(事)件,铁路运输秩序保持安全畅通。兰州市护路办继续完善防汛应急响应长效机制,加强雨后复查和重点地段巡查,密切关注地质变化,深化与铁路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不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以实际行动筑牢铁路安全屏障。(宋瑞)


兰州市榆中县让流浪青年平安返乡


8月19日上午8时许,榆中县护路队员田富国等在巡查中,行至陇海线K1716+800处时,发现一名男子衣着褴褛、神情恍惚,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蜷缩在护网外的草丛中,存在安全隐患。护路队员立即启动现场应急处置。一方面,迅速将该男子劝导并带离至安全区域,进行初步看护,避免其进入危险区域;另一方面,严格按照铁路护路联防安全稳定工作制度要求,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人员特征、具体位置等信息准确上报至榆中县护路办。


榆中县护路办接报后,立即将情况向兰州市护路办报告,并协调夏官营站派出所出动警力,共同开展人员管控与身份核查工作。确认该男子为汤某(男,26岁),系湖北省罗田县居民。榆中县护路办将汤某的身份信息、发现情况等关键要素,推送至榆中县综治中心,协查其家属联系方式。榆中县综治中心接到通报后,立即启动联动响应,迅速查找并联系湖北省罗田县综治中心说明情况。在湖北省罗田县综治中心协助下成功与汤某家属取得联系。经电话核实,汤某于2024年底外出务工后与家人失联,家属多方寻找未果。


图片

助流浪青年顺利返乡


与家属取得联系并确认其前来接回后,榆中县护路办主动担当,为其规划从兰州西站至榆中县护路办的乘车路线,安排护路队员负责汤某的临时照料,为其提供食物和饮水,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当晚,汤某家属抵达。完成交接后,汤某家属对榆中县护路办的热心救助和高效工作表示万分感谢,并承诺日后将加强照看,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随后,汤某一家乘车顺利离开。(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