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固法院新城法庭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化解了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成功帮助两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1万余元。
2022年6月初,张某和刘某匆匆前往西固法院新城法庭办理立案登记,请求法官帮他们讨回公道。据两人所述,2021年10月至12月间,他们两人受雇在王某承包的一处项目工地打工,约定施工结束后一次性支付工资。因工期不长,张某、刘某两人按期完成了全部工程。施工期满后,项目承包人王某却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一再拖欠张某、刘某的工资,两人虽然多次讨要,但王某依然分文未付,并向他们出具了欠条,承诺2022年春节后付清拖欠的全部工资。张某、刘某满怀希望地等到了春节结束,可王某再次以同样的借口拒绝了他们的正当要求。两人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将王某起诉至西固法院。
在接到张某与刘某的起诉书后,办案法官考虑到两名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向他们介绍了诉调对接的制度优势,建议他们优先选择非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虽然两人对法律知之甚少,但由于诉调对接程序无需交纳案件受理费,他们还是欣然接受了法官的建议。
按照原告提供的联系方式,诉前调解室的人民调解员很快联系到了本案的被告王某,并于当天主持双方进行了面对面调解。调解中,被告王某并未否认拖欠两名原告工资的事实,但还是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延支付。具有丰富调解经验的调解员深知,即便王某的资金状况出现问题,但其承包工程项目多年,加之两名农民工的工资数额并不算大,以王某的经济能力绝不可能连1万元工资都拿不出来。于是,调解员向王某详细解读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相关条款,并就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后果进行了重点阐述,希望王某能够清楚知道其中的利害,主动将拖欠两名原告的工资结清。经过调解员的释法明理,刚刚还声称没钱的被告王某在权衡利弊之后答应尽快支付原告的工资,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次日,被告王某就向原告张某、刘某付清了全部工资,这起农民工维权案件通过诉调对接程序得到了高效、稳妥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