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跨区域协同护安澜 公益诉讼亮剑黄河垃圾污染

来源:兰州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10-17
字号:A A    颜色:

塑料碎片、泡沫残骸、枯枝败叶与尾菜废弃物交织堆积,不仅破坏黄河水域生态环境,更对汛期行洪安全构成威胁。近日,兰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收到黄河干流部分水电站拦截坝前堆积的大量生活垃圾的案件线索,为守护母亲河生态安全、维护公共利益,根据甘肃省院甘青益路行专项行动统一安排部署,兰州市检察机关与白银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迅速联动,启动跨区域联合调查行动,凝聚办案合力破解跨流域环境治理难题。


直面污染痛点


图片


据调查人员现场勘查,黄河干流部分水电站因地理位置特殊,成为上游漂浮垃圾的“天然拦截点”。随着生活垃圾排放量增加,塑料、泡沫等难降解废弃物与农业生产产生的尾菜、枯枝等混合,在拦截坝前形成长约数百米的 “垃圾带”。“这些垃圾不仅会腐烂变质污染水体,更会在汛期堵塞泄洪通道,降低水电站行洪能力,对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参与勘查的检察官介绍,此前水电站虽定期组织清理,但因垃圾来源涉及上下游多区域,单靠企业或一地部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跨区联动破局


图片


“黄河生态保护没有地域界限,跨流域污染问题必须靠协同治理。”按照省检察院“强化跨区域协作、筑牢黄河生态司法屏障”的工作要求,兰州市检察机关和白银市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召开联合办案会议,明确“分工协作、信息共享、证据互认”的工作机制。办案人员分工合作,重点对水电站拦截坝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对垃圾种类与数量统计、生态损害初步评估,通过无人机航拍、水样采集、现场笔录等方式固定污染证据;重点聚焦上游垃圾来源排查,走访沿岸村镇、企业,调查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情况及农业尾菜处理流程,追溯污染源头。


在调查过程中,两地检察官打破地域壁垒,建立沟通机制,实时共享调查进展与证据材料。同时,检察机关还将同步对接水利、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了解当前垃圾清理处置措施及监管漏洞,为后续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综合治理奠定基础。


以公益诉讼筑牢生态屏障


图片


“保护黄河生态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跨区域协作办案正是为了形成治理合力,让公益诉讼‘利剑’更锋利。” 两地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调查不仅是对黄河垃圾污染问题的精准回应,更是落实省院 “甘青益路行”工作要求的具体实践。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在全面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向相关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监管职责,推动建立“上游源头防控、中游拦截清理、下游协同治理”的全链条垃圾治理机制;同时,将探索建立黄河流域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长效机制,定期开展联合巡查、线索移送、案件会商,共同守护黄河安澜与生态健康。


此次两地检察机关跨区域联合办案,不仅是对黄河生态污染问题的及时亮剑,更彰显了检察机关以司法力量守护公共利益、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未来,两地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跨区域协作,凝聚多方治理合力,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