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检察公益诉讼守护“泳”者无忧

来源:甘肃政法网 责任编辑:张曦云 发布时间:2025-10-15
字号:A A    颜色: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游泳逐渐成为备受欢迎的健身活动,游泳场馆经营是否规范?能否保障“泳”者安全?近日,城关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对辖区游泳场馆安全及卫生情况开展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行动。


图片


 为全面掌握辖区内游泳场馆安全隐患,城关区院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调取数据、比对碰撞和线索摸排,发现辖区多家对外经营的游泳场馆未办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经实地走访,发现除以上问题,部分游泳馆还存在救生员配备不足或无证上岗、教练资质欠缺、泳池深度、坡度设计不合规、水质处理设施不完善、救生器材配备不全或老化、未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应急救援能力不足等问题。


图片


 针对上述问题,城关区人民检察院邀请相关行政机关召开磋商座谈会,理清各自职责。随后向其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对辖区内游泳馆进行全面排查,对未经许可或违法经营的企业依法监管;依托企业登记系统和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加强营业范围登记与行政许可的衔接;发放许可证的同时告知经营者入驻电子商务平台时,必须将该许可证信息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更新。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对辖区游泳馆开展监管工作,全面巡查了辖区内备案注册的27家游泳馆,针对发现的问题积极推进整改,如规范教练员与救生员管理、泳池深度不达标、水质处理设备老化、救生器材及安全警示标志缺失等问题,并督促各游泳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人。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52次,发现安全隐患6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已有21家游泳馆补办《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5家游泳馆的许可证正在办理审核中(1家因故关停)。此外,相关行政机关还联合对辖区内体育场馆、高危险性体育场馆进行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应急救助、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此次公益诉讼监督,不仅推动了辖区游泳馆的全面整改,更在行业内形成了安全管理“倒逼效应”,既推动监管部门直面问题、优化流程、压实责任,又促使经营者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规范,把安全管理内化为日常自觉,防患于未然。检察机关将持续关注公共体育场所的安全状况,以公益诉讼之力守护群众的健康与安全,让每一次畅游都成为安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