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强化高中阶段学生法治意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近日,榆中县检察院检察官走进榆中师范学校,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家长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聚焦“风险识别、家庭引导、家校联动”,为家校协同守护青少年成长提供清晰路径,让法治精神真正走进家庭,融入校园。
讲座中,检察官结合多年办案经验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实践,提示家长,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但心智尚未成熟、社交范围扩大但风险辨别能力不足,尤其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特别要高度警惕网络空间风险、校园及周边风险和消费与交往风险等“隐形法治风险”。
针对家长普遍反映的“不懂法,不会教”难题,检察官提出“生活化法治引导”思路,将专业法律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家长把“规则教育”融入日常习惯,把“案例分析”融入亲子聊天,把“权利保护”融入问题解决,让孩子明白法律既是“约束”也是“保护”。
为构建“家校联动法治保护网”,检察官建议,学校要定期开展专业化法治课堂,邀请公检法办案人员以案说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网络行为、交友情况,早发现早干预;开通法治咨询热线与线上平台,及时解答家长、学生法律疑问。同时,呼吁家长做好“三个配合”:每周与班主任沟通孩子情况,重点关注网络言行与校外社交;与孩子共同学习法律知识;以自身守法行为做好“法治榜样”,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全成长环境。
讲座获得家长一致认可,不少家长表示“清晰了解了孩子面临的风险,学会了具体的引导方法”。“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保护青春的‘安全盾’、指引人生的‘导航仪’。” 检察官在讲座结尾强调,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校需携手提前识别风险、做好引导,在孩子心中种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