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温暖和煦,节日的安宁欢乐祥和。
今年“十一·中秋”双节,一支身着特警制服、肩佩醒目标识的女警队伍穿梭在熙攘人流中,英姿飒爽的她们成为双节期间最靓丽的风景线。
这支命名为“剑兰中队”的女子巡警队,是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在“十一·中秋”双节前夕特别组建的旅游警务专业力量。10名队员平均年龄26岁,分别来自情指、窗口、治安、科通、特警等多个警种部门,经过分局特警大队严格集训后,在节日期间正式亮相辖区重点商圈和各大景区。
剑兰花语:
刚柔并济的“多面手”
“剑兰,既有利剑的锋芒,又有兰花的优雅,恰如我们女警的特质。”中队长张诗悦的解释充满自信。在这个双节假期,队员们每天徒步巡逻超过20000步,除了满配单警装备的战术腰封,还配备有5G执法记录仪、闪光示警臂环、照明喊话器,并携带有警用无人机。她们挺拔的身姿、利落的动作,无不彰显着这支队伍的专业素养。
在野生动物园入口,来自一线特警、执勤经验丰富的队员费文萱,正在喊话提示游客提前准备入园证明,并引导游客快速通过入口闸机;队员胡洁在治安部门参与过动物园安保方案制定,对分区和线路了如指掌,正在熟练地为游客提供指引;曾是社区民警的郭玥则耐心调解着两位家长因孩子争抢游乐设施发生的争执。“我们的亲和力是旅游警务中柔性执法的独特优势。”中队长张诗悦表示,“很多时候,一个微笑就能化解紧张气氛。”
数智加持:
智慧警务的“轻骑兵”
“A组,请前往动物园海洋馆,目前人群密度较高。B组,请赶往植物园正门,目前入园客流增大。”队员周成蓉展示了自己在情指中心所学的技能——操控无人机在海洋馆上空进行喊话提示,并及时赶到排队处疏导游客。
而在植物园和湿地公园,从事过特警装备使用管理的队员俞沛瑄也操控无人机空中巡航,将实时画面传回情指中心。这支拥有无人机操作资格和实战能力的女子巡警队,实现了旅游警务“地面+空中”的立体化巡防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剑兰中队”警用无人机搭载的热力识别、目标跟踪、阈值预警等科技模块,都是由中队长张诗悦所在的大数据实战研判工作室完成数据对接和端口统一,而她本人更是拥有“数据建模师+无人机飞手”的双重身份。节日期间,“剑兰中队”通过科技手段,成功预防3起潜在拥堵事件,帮助找回走失儿童5名。
温情守护:
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多亏了你们!”在人潮涌动的吾悦广场,来自外地的游客王女士向队员晏妮连声道谢。15分钟前,她与“二宝”在商场内走散,焦急地向巡逻途经的队员们求助。队员吴巧玲曾在治安部门负责对接商场安全保卫工作,立即联系商场保卫处广播发布寻人广播。
队员晏妮则在热心群众的提示下很快找到了走失的孩子,伴随着窗口女警的微笑和热情,为走失的孩子拭去泪珠、理好头发,安全带回母亲身边。
队员晏妮则在热心群众的提示下很快找到了走失的孩子,伴随着窗口女警的微笑和热情,为走失的孩子拭去泪珠、理好头发,安全带回母亲身边。
植物园湖畔,贪玩的孩子翻越护栏,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剑兰中队”的队员们及时出手,牵手挽臂将孩子们带到安全区域,而孩子们索性拉着队员们的手不肯松开:“阿姨,你们真帅。”除了沿途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队员们还时刻充当“临时导游”,在她们的建议下,园区管理处新增了临时护栏,这些细微之处的用心,让广大游客都感受到了旅游警务的温度。
广获赞誉:
旅游警务的“新风尚”
双节伊始,“剑兰中队”在巡逻执勤工作中已收到游客合影邀请、主动点赞20余次,帮助游客解决各类问题60余件,现场接报和处置纠纷警情12起,排查和消除风险隐患4处……数字背后,是10朵“剑兰”在双节工作岗位上的忠诚坚守,她们既是平安安宁的忠诚守卫,也是旅游警务的形象大使。而忙碌之余的小俏皮,也让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警绽放出别样的美丽。
华灯初上,结束一天工作的队员们踏上归途,依旧目光炯炯、步伐齐整,她们的身影在霓虹的映衬下更显挺拔,就像剑兰充满活力的花叶,在这片土地上美丽绽放,正如一位受助游客的夸赞:“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警察的刚柔并济——既有守护平安的坚毅,又有暖心服务的柔情。”伴随着“剑兰中队”坚实的脚步和扎实的工作,旅游警务也正在从一道靓丽风景,升华为一座城市的温暖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