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

诉调对接化解13年房屋买卖纠纷

来源:甘肃法治报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5-07-07
字号:A A    颜色:

一起长达13年的房屋买卖纠纷,虽然买卖双方签订了《购房定金协议》和《售房合同》,但尾款支付金额、税费分担等问题只是“口头约定”草草了事,最终成为纠纷爆发的“导火索”。


11.png

近日,兰州市七里河区法院携手兰州市国英维权人民调解中心,依托“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机制,成功化解这起矛盾纠纷,解开了当事人的“法结”和“心结”。


调解中心调解员朱艺峰勇挑化解矛盾的重担,他以民法典合同编为依据,深入了解案情,为调解工作做足准备。


面对情绪激动的买方,朱艺峰化身“倾听者”,耐心倾听其从购房艰辛到家庭开支的倾诉。在长达数小时的交流中,他敏锐捕捉到当事人对市场风险的焦虑情绪,随后以兼具法理温度与现实考量的话语,向买方说明“口头约定缺乏证据支撑,诉讼中需自行承担举证不能的风险”,让买方首次正视“风险边界”,也开始考虑调解的可行性。


对待固执己见的卖方,朱艺峰巧妙讲述类似案例中“双输”的教训,并附上详细的诉讼成本测算表格,将律师费、评估费、时间成本等隐性损耗清晰罗列,让卖方直观认识到僵持不下带来的损失。


随后,调解团队先后开展7轮次的“背对背”调解,买卖双方的心理差距逐渐缩小。6月16日,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明确了过户节点、款项支付与税费分担等内容。当日,七里河区法院迅速完成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当买卖双方握手言和,修复的不仅是一纸契约,更是市场经济中无比珍贵的信任纽带。


22.png

“调解绝非和稀泥,而是在法律框架内,运用‘法律释明+情感疏导+风险评估’的复合调解法,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兰州市国英维权调解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拓展物业纠纷、劳动争议等民生领域的调解服务,并通过“法治宣传进社区”“调解案例微视频”等形式,引导群众树立“遇纠纷先调解”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