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政法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榆中县综治中心:综治创新显成效 多元调处聚民心

来源: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孔令闻 发布时间:2025-03-30
字号:A A    颜色:

综治创新显成效 多元调处聚民心

榆中县综治中心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我有个事想咨询一下,我儿子总是和儿媳妇吵架,现在儿媳妇带着我孙子回娘家去了,还要和我儿子离婚。婚不能离啊,儿媳妇是个好孩子,都是我儿子不好。能不能让咱们这的工作人员给我儿子和儿媳妇做做思想工作,别让他们离婚。”近日,家住兰州市榆中县兴隆路社区的刘阿姨在综合接待大厅服务台咨询。“行,阿姨,您留个电话,我给您联系调解员”工作人员说道。


近日,记者走进榆中县综治中心接待大厅,人声鼎沸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咨询台前群众有序排队,调解室内讨论声此起彼伏。大厅的每一个窗口都能看到前来咨询的群众,看到调解员与当事人耐心沟通……这个“热闹”的大厅,正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效的缩影。综治中心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打造矛盾纠纷多元调处“终点站”,真正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中心运行以来,截至目前,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万件、解决群众诉求4.8万件;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信访总量分别同比下降37%、11%、66%,新收一审民商事案件近5年来首次下降,大量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的现状得到扭转,有效解决矛盾纠纷“倒金字塔”问题。


榆中.jpg


资源整合

从“多头跑”到“一站解”


近日,定西市张先生等十余名工友在榆中县某项目工地务工,工程结束,二十余万元的工资却迟迟未发。榆中县综治中心受理后,调解员当即与项目方联系,约定调解时间,当天下午就调解成功,张先生等人如愿拿到了辛苦钱,纷纷为综治中心便民、热情、高效的服务和办事效率点赞。


榆中县综治中心主任岳红兵介绍,县信访局、三维数字中心、劳动仲裁等单位部门整体搬迁至综治中心后,综治中心实现了诉讼服务、法律服务、检察服务、信访接待、矛盾调解、心理服务、便民服务、妇联维权“九中心合一”。综治中心规范设置综合、信访、法律服务3个接待大厅共15个接待窗口,以及调解、仲裁、心理服务等22个功能室,覆盖人事欠薪、家庭邻里、物业矛盾等高频领域,让群众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专业联动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2月27日,高崖派出所通过多部门协同作战,成功化解一起持续二十余年的土地纠纷信访案件,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龙泉乡村民张某某及其八旬母亲,因家族土地分配问题与其叔父持续发生纠纷,曾多次发生肢体冲突。经查,纠纷源于2003年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时,张某某叔父外出务工未参与分地,其名下14.6亩耕地长期由张某某代耕。随着近年土地增值,双方因耕种权、补偿款等问题产生激烈冲突。


矛盾突出,高崖派出所启动“警调对接”机制,3月1日9时,联合龙泉乡综治中心、司法所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动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开展田野调查,同时组织花寨子村“两委”、乡贤代表召开院落调解会,通过调取1999至2005年土地台账,走访2户知情村民,还原土地权属历史脉络。对双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2条权属规定,展示其代耕期间37笔农资支出凭证,经8小时连续调解,最终达成协议:侄子退还叔父12亩承包地,叔父补偿侄子历年耕种成本2.8万元,双方在村社干部见证下签署调解书。


建立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风险联控、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六联”机制,线上依托“民情地图·小兰善治”信息平台,汇集法院诉情、公安警情、信访访情、12345民情、网格员上报信息、小兰帮办受理信息、上级交办信息,线下依托中心现场受理信息,共收集化解矛盾纠纷2.3万件,形成“榆你共解·安在其中”多元解纷品牌。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整合12个行业性调解组织,设立婚恋家庭、经济金融、劳资纠纷等3类调室,全面提升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实战实效,高效调处化解流转案件、警情纠纷、访调事项9000余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单一部门应对向多维度联动解决转变,实现了从分散应对到系统治理的跨越式升级。


服务升级

从“冷硬窗口”到“暖心港湾”


为营造和谐化解氛围,榆中县综治中心以群众体验为核心,通过环境优化、流程再造和人文关怀,以暖色调装修布局缓解群众焦虑,调解室、心理服务室通过沙发、绿植等软装营造居家式调解氛围。优化功能区域设置,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矛盾化解等全链条服务。建立“首问负责制”,全面推行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杯热水、一个满意答复“四个一”服务,用细节温暖人心,确保群众诉求有人接、有人管、有回音,推动服务从程式化办理向有温度的港湾式体验转型。


综治中心的“热闹”,折射出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型。通过多元调处机制,群众“带着纠纷来,带着和气走”,真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综合接待大厅设立综合接待、诉讼服务接待、12309检察服务接待、警调服务、物业及供热类纠纷接待、劳资纠纷类接待、婚恋家庭矛盾纠纷类接待及随叫随驻等8个窗口,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从纠纷“解决得了”到“解决得好”转变,“有纠纷找综治”的影响力和群众共识度持续提升。而随着榆中县综治中心实战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份“热闹”必将成为平安建设的生动注脚。